人生如棋,示弱也是一招!
在小镇上,四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打牌不好吃喝,就是好下棋。退休下来后,天天都往镇上老人中心的棋艺馆里钻。
镇上的人无法知道四叔的棋艺有多高。这源于四叔与棋赛无缘,他从来就不去参加棋艺大赛,而他与人对弈总是以和局结束,人人如此,局局如此。故得了个“和子四”的绰号。有些棋友嘲讽他已老矣,没胆了,太保守了,只能捉和棋。四叔总是一笑置之。
镇上连续四届棋艺大赛的冠军是个姓李的年轻人。他专程跑到棋艺馆找到四叔,非要与其对弈不可。
四叔无奈,只得笑着将年轻人迎入座内,摆开棋盘。引来数百人围观。
年轻人先行,他以凌厉的攻势开局。四叔倒是以防守格局来应对。
年轻人一展开攻势,处处逼人的杀招,令围观者赞叹不已,真不愧为棋艺之冠者。四叔一直以沉着的方式对弈。
整个棋局,年轻人占尽优势,大举进攻,欲直捣黄龙。四叔只守不攻,全线退守,暗设陷阱。
年轻人看准时机,踩马直入叫“将”,车炮齐至,连连叫“将”。眼看“将”快要无处可逃了,四叔突然弃子认输了。
“真可谓数届棋艺之冠,令人佩服。”四叔笑着说。
众人在一片称赞声中离开了。
年轻人不解地望着四叔,说:“此局棋,你还没有输的,为何……”
四叔只是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蓝“车”,又指了指对方的底线。年青人顿了顿,思绪了良久,恍然醒悟,自己早已坠入了对方设置的陷阱内,踩马叫将前,对方已胜算在握了。
“那你为何……”年轻人更不解地问。
“你猜猜,我为何要与你对弈?”四叔反问。
年轻人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为名?为利?还是为了消遣时日?”四叔笑了。
年轻人有些茫然地望着四叔。
“都不是。我只是在享受过程,棋艺乐趣而已!”四叔答。
年轻人感激地点了点头。
半年后,一位有级数的棋手来到本镇,连胜年轻人数局后,找到四叔,说是来请教。
四叔推卸不了,便与之对弈起来。
棋手之所以能有级数,是因为他对棋艺的领悟有其独特之处。他既有年轻人的凌厉,又有老年人的沉着稳重。他既没有大刀阔斧的进攻,又没有逼人的杀招,一切显得平淡无奇,却处处设防,处处布局。
四叔还是保持着昔日的作风,不急不躁,以静制动,静观其变。
数招后,双方如铁桶般的防守阵容,形成了僵局。
围观的棋友窃窃私语。
首先打破僵局的是棋手。如果先前是试探的话,现在就是大举进攻了。他将车马炮全线推上,一改刚才的保守方法。
四叔仍然是不急不躁的样子,一副兵来将挡的架势。
几招后,棋手推上去的棋子全部陷入四叔布下的陷阱里,逐个被击破。棋手只好退回来全线防守。
此时,占优的四叔开始将棋子慢慢推进去,逼向对方的巢穴。
眼看棋手已没有招架之功了,四叔突然弃子,丢车掉马,最后形成和局。
棋手惊讶地望着四叔。
四叔只是淡然一笑。
后来棋手成为代表国家参加棋赛的选手。他给四叔题了一幅字画:棋艺人生——有的人处处争强,有的人处处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