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2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
[浏览完整版]

标题:关注曹岩磊,宏篇巨制

1楼
晓阳初照 发表于:2005/12/1 23:34:00

我写了几千字,怎么发不上来啊?

2楼
晓阳初照 发表于:2005/12/1 23:35:00

中国象棋全国少年冠军偌大深圳无处容身

最年轻国家大师为前途煎熬升学何去何从

曹岩磊,5岁学棋,7岁参加全国成年人组象棋大赛,成绩惊人。8岁时参加全国少年锦标赛10岁组比赛,进入前八。11岁参加全国少年12岁组比赛夺冠。12岁时参加全国少年赛14岁组比赛获亚军,13岁时参加全国少年锦标赛最高年龄组即16岁组比赛获得冠军并超过规定胜率,依据中国象棋协会有关规定,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象棋国家大师。

小岩磊祖籍河南三门峡,1992年,不满一岁的他因一身病患被父母遗弃。好心的曹奶奶和曹爷爷收留了尚在襁褓之中的他,取名曹岩磊。曹奶奶当时已经51岁了,立即带着小岩磊到处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储蓄才使小岩磊逐渐身体康复。小岩磊天资聪颖,5岁时看爷爷下棋就学会了,爷奶看他对象棋的悟性特别高,便带他四处找高手下棋。很快,周围的成人便不是他的对手了。1998年,7岁的岩磊在天津参加了全国少年赛,中国棋院的领导看了他的棋说:“这个小孩不错,一定要好好培养。”比赛结束后,经由著名象棋特级大师刘殿中推荐,小岩磊留在了天津海河棋院训练。然而,一年后由于种种原因,棋院解散。小岩磊又承蒙天津市河西区俱乐部领导任建章帮助转到该俱乐部训练。领导支持、训练得方、教练帮助、加上岩磊自身的努力,他的棋艺大增,所以在全国一系列比赛中取得了骄人战绩。

20044月份,曹奶奶带着岩磊一道儿来深圳棋院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承蒙深圳棋院著名的象棋大师刘星的帮助依靠其个人关系临时栖居在滨河中学校内就读,学校领导照顾他们奶孙二人,给予他们奶孙二人一间小房,并提供生活费用。岩磊就是在这样的刻苦条件下发奋图强,仅有13岁的他参加了16岁组的比赛获得冠军,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棋院授予他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即中国象棋国家大师),他也因为成为中国最年少的象棋国家大师。来到深圳后,曹岩磊参加了20042005两年的深圳市象棋个人赛(成人组)并连续两年获得成人组冠军。

多年来,曹奶奶带着岩磊治病并四处寻师求艺并参加比赛,仅靠曹奶奶的几百元的退休金远远不够,曹爷爷又因病故去,家中惟一的经济来源便是曹奶奶这微薄的退休金了。家中的积蓄全部花光,一贫如洗。所幸的是,岩磊四处求学的地方总有贵人给予帮助。在深圳求学求发展期间,深圳棋院刘星大师、贺进、张帆等老师都给予了岩磊棋艺上不少的帮助。在这里,真诚地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靠好朋友或老师的个人资助终归是暂时的,也是有限的。经济的限制使岩磊的发展面临严重的瓶颈。曹岩磊在象棋上的天分与成就并未给他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他但这并非长久之计,现在的小岩磊已经是初三了,他因没有户口(更没有钱)无法在深圳就读高三,谁来帮助这个少爹无娘的少年英才?曹奶奶奔走相告,先后到有关部门咨询,却都无法让问题得到解决。宝安青少年棋院冯院长得到曹岩磊生活困难,个人每个月资助他300元,曹奶感谢冯院长的同时,仍然十分担忧。这毕竟在生活水平较高的深圳仍是杯水车薪。因为没有资金,小岩磊已经错过两次全国锦标赛的机遇,在象棋的发展上步入困境。我们真诚期待好心人士能助小岩磊一臂之力,让他在学习和象棋专业上得到健康发展和积极成长。

曹奶奶联系电话:81127619(市话通)

组稿人赵老师电话:26123947(市话通)

20051125

附:《南方都市报》

深圳少年棋王之惑 想进省队深造可又不忍丢下学业

记者 陈祺 实习生胡茜 2005/03/04

邻家人物

在罗湖区鹿丹村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两张床和一套桌椅,这就是全国少年象棋冠军曹岩磊的家。从河南三门峡出道到山东参赛、再到天津拜师、后来深圳求学,65岁的曹奶奶带着孙子辗转南北,艰苦的条件并不能阻止小岩磊的成长,最让他和家人困惑的是:偌大的深圳竟无人可当其象棋老师,因在深圳难逢高手,小岩磊几无对手,只能捧着棋书过“棋瘾”;可如果进广东省棋队,就要放弃中学的学习。曹奶奶抹着泪说:“我不想他把棋技给荒废了呀!”

“捡来的孙子”获格外疼爱

祖孙情深的背后,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孤儿成才故事。199210月的一天清晨,曹奶奶开门看到家门口一个竹篮里躺着个十余月大的男婴,男婴不断流口水并拉肚子,身上还有脓疮。曹奶奶和老伴马上抱着他赶往医院,这个孩子便是小岩磊。曹奶奶称,估计是婴儿身体太虚弱,亲生父母以为救不活便抛弃了他。远在三门峡的曹奶奶同事岳福莲告诉记者,邻里都知道曹奶奶心肠好,三门峡的人都听说过此事。

这个“捡来的孙子”得到了两位老人格外疼爱。曹奶奶在深打工的大儿子刘先生说:“我的孩子和我姐姐的孩子,我妈妈都没带过。她每月300多元退休金,全都用在了这个孩子身上。”刘先生说,仅小岩磊去外地参赛费用,家人凑钱就花了万余元。

爷爷双肩背出“象棋大师”

在去年“济钢杯”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中,小岩磊获得男子甲组冠军。“很多人问我们如何培养他的,其实他的‘入门棋技’是我老伴的双肩背出来的。”曹奶奶说,老伴是棋迷,很疼爱小岩磊,下棋时,便让小岩磊骑在脖子上看。小岩磊4岁时便和爷爷对弈,还不到5岁,爷爷便感觉已不是孙子“对手”,便带着他四处拜师学艺。然而,曹爷爷1997年突发脑溢血,临死前拉着曹奶奶的手说:“这孩子是下棋的料,好好培养定能成才。”

因家里穷,邻居朋友劝曹奶奶把孩子卖给可靠的好心人,也有人主动找上门来,但都被曹奶奶拒绝。

如今深圳无人可当其师

去年4月,经中国象棋大师、深圳棋院教练刘星老师联系安排,小岩磊入读罗湖区鹿丹村滨河中学。滨河中学按特长生待遇为小岩磊祖孙两人提供免费住所和每月400元伙食补贴,并且学费全免。小岩磊刚进校时的班主任元老师称赞:“他太乖了,学习成绩也不错。”

曹奶奶不胜感激中也无奈地说,“生活困难我和孩子都可以克服,关键现在没有人教他下棋,时间长了会荒废的呀。”小岩磊来深后,刘星老师教了他很多棋技,但去年8月参加广东省棋队的集训回来后就一直没老师教他了。因在深圳难逢高手,小岩磊几无对手,课余只能捧着象棋书过“棋瘾”。

“深圳无人带得了他,除了特级大师。”深圳棋院的吴院长告诉记者。据了解,目前,深圳棋院只有刘星、黄勇两位中国象棋大师,没有专业的象棋队编制,棋院的主要工作是进行业余的象棋培训。吴院长说:“这两位象棋大师已40多岁,他们离开专业队很久了,是过去年代的象棋大师。”“以曹岩磊的水平,只有特级象棋大师才能带得了他,深圳已经没有人能够带得了他了。”吴院长说。

还有一个心愿是上大学

不仅曹奶奶因孙子的前途夜夜失眠,正读初二重点班的小岩磊面对象棋和学业这个人生的路口也困惑了:前面的路应该怎么走?象棋和学业,真的不能两全吗?

进专业棋队,成为象棋大师,一直是小岩磊的心愿,然而,他还有另一个心愿——上大学。但按广东省棋队规定,所有队员都不集中参加文化科目的学习。

“小岩磊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只下棋不学其他文化课程,知识面太窄了,我不想让他这么早就丢下课本不学习。”曹奶奶表示。

问到以后的打算,小岩磊很有主见:“我很喜欢下象棋,天天都要摸一摸,奶奶不会下,我就自己跟自己下。如果棋队也开设了语文数学课的话,那我马上去。”

“这么有天赋的孩子应给特例”

“像他这么有下棋天赋的孩子太少了,省棋队应该给他开特例,边上学边训练棋技。”天津海河棋院前院长、小岩磊的启蒙老师赵长忠听说小岩磊目前的难处后说,“学业、象棋两条路都不能丢,应该让孩子去广州上学,向广州的特级大师学棋。如果实在不能两全,就进省队学棋,文化课可以自学。”

曾教过小岩磊的刘星老师也表示:“他的象棋基本功非常扎实,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他可以自学文化课,棋队的队员们都是自学成才的,有几个棋手还考上了大学。”

南方都市报

3楼
晓阳初照 发表于:2005/12/1 23:37:00
组稿人赵老师电话补充手机: 13556858866
4楼
ytc 发表于:2005/12/1 23:54:00

晓阳初照,好久不见

5楼
大风 发表于:2005/12/2 10:55:00
要是胡司令收下他为关门弟子就好了.至少也不用怕人说胡能打败杨,弟子却不如杨的弟子了.
6楼
hutou 发表于:2005/12/2 11:50:00
无语
7楼
mama 发表于:2005/12/2 12:27:00
用户已锁定!
8楼
gldama 发表于:2005/12/2 14:47:00

晓阳初照,你好,看了你发布的消息,很感动!这么一个象棋天才怎么境况这么不好??我作为一名棋友,工薪阶层的一名成员,长期以来一直在关注小曹的消息,看到今天的介绍,心里真的不好受。只能希望有机会与小曹聊上几句,送上一些祝福,同时也盼望着能尽自己所能尽些微薄之力。希望您能帮忙进行联系。

另外问一下,晓阳初照你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呀?谢谢告知。

我的电话04596912403

9楼
bonjovi 发表于:2005/12/2 15:30: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0楼
yzp 发表于:2005/12/2 21:35:00
共2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