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史学家金应熙追忆三十年代的香港棋坛少年

1楼
万里长空碧无痕 发表于:2009/1/11 11:50:00

 

三十年代香港的少年象棋手 
   文/ 金应熙

 

三十年代中期一个夏天的下午,在某政府中学的游戏场里,许多人围观著一盘象棋对局.   

 棋局一方的小孩一边走子一边说;’你这样硬攻是杀不进的.’他看来只有十一二岁,满脸流露著机灵.这局棋没有博彩,所以不禁止讲话.
   ‘可是如困我硬是要杀进去呢?’另一方正在走子的是三十多岁的工匠,几天来他在这所中学里下棋未逢敌手,所以颇有点骄傲.他说著就把一个车放到对方象口作为炮架.小孩如果去车,工匠就可打闷宫杀棋.
   这一步确实厉害,旁观者(包括笔者在内)都以为小孩输定了.
   ‘那还是不行.’小孩不慌不忙地先弃一个兵叫将打开道路,然后跳马掛角再叫将.工匠為了解杀只得用炮打马.这一来炮打闷宫打的棋就被解去了;小孩从容飞象去车,工匠失子失势,勉强支持几著后即落败.
   这个小孩便是一九三三年全港儿童棋赛亚军江敦彦.  

同江敦彦棋艺相若的棋坛小老虎,在三十年代的香港是不少的.广州<<越华报>>棋栏主编犹贤室主(邱炳炎)曾於一九三五年把江敦彦与同榜的儿童赛冠军麦绍文,季军曾始康以及何醒武,叶大崧等七人并称為’香江七子’,要广州棋友小心提防这七头乳虎的扑噬.这几个初出江湖的小棋手确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叶大崧细心拆练<<适情雅趣>>棋谱,对局时常有精妙杀著.连华南棋界主帅黄松轩略一怠慢,也在广州大新公司棋坛被叶飞相炮打双车,输去一局.麦绍文在七人中年纪较大,获得儿童赛冠军后到一九三五年又获得全港公开单人赛冠军,以后曾多次代表香港出席埠际比赛,与’马王’刘寿彭(广州棋界’五虎将’之一),黄骚(澳门老名手)对垒都胜负均等,战绩良好.何醒武(现名何醒有)到三十年代后期棋艺进步神速,他曾和江敦彦先后分先对赛十四局,各有胜负,稍后到广州求学,在文龙酒家力服在该处棋坛活动的’五鼠’(指潘炮,伍青等五位选手),因而得到’御猫’称号.几年间何声誉鹊起,除未胜过黄松轩和曾展鸿外,对冯敬如,卢辉两位天王和周德裕,罗天阳得南下广东的一等名手都有过胜局记录.
  香港少年棋手还不只是犹贤室主所列举的七个.一九三六年华南象棋会举行擂台赛,年仅十三的简植因登上湖北老棋手方绍钦的擂台.方氏不以為意,才入中局时贪得一子走了步欺著,简植因抓住破绽毫不放鬆,四十著内就得车入局,把’老湖北’杀得丢盔弃甲,全场為之震动.植因的哥哥植燾(文孝)十二岁得儿童棋赛遗才赛冠军,后来成為最负盛名的香港业餘高手之一.
  到三十年代后期,香港象棋圈中又增添了一批少年高手,其中最突出的是陈松顺和黎子健.黎於一九四零年以十八岁获得全港公开赛冠军;陈因受老师钟珍的约束,当时没有参加公开大赛,但在香港二三等棋王中实已罕有敌手.他们曾分别与何醒武在秤上交锋,旗鼓相当(黎何对局三次十七局,黎多胜一局,陈何私人友谊赛八局,陈多胜二局).两人又曾联合作战,大败当时虎视香港棋坛的杭州董文渊,还在全程五十多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连赛中,与周德裕以各胜两局和两局的战绩下成平手.从这一战果推断,陈,黎两人的棋力距当时全国最高水平约仅一步之差而已(因為对局以一敌二,要有让二先的棋力).
  还有曾益谦,因為同辈棋手中年纪较轻(曾出生於一九二九年,较师兄黎子健小八岁,较杨官璘小四岁),故在三十年代中虽已初露头角,但未有留下参赛对局纪录.到四十年代前半期,笔者与他同在豪江,亲见他棋艺飞速成见.
  这些少年棋手的成长主要靠自身的努力,而家庭影响的因素亦不可忽视.如江敦彦受叔父江镐垣的熏陶;简氏兄弟自幼都爱好象棋,故切磋机会特多;这些都是有利学棋的家庭环境.师长的培育尤其重要.上述三十年代新秀中,好几个是斐声全国的’粤东三凤’的门人(如何醒武列黄松轩门墙;曾益谦是曾展鸿爱子,与黎子健同门;陈松顺是钟珍首徒等).这三位大师教导有方,把他们对当时流行局法(如弃马陷车局)的钻研以及他们独创的制胜局法(如钟珍的<<棋仙秘局>>等)倾囊相授.曾展鸿的名手对局录存附有评注,对每局胜负关键有中肯的分析,对年青一代棋力的提高帮助很大.
  三十年代香港棋风的昌盛,华东,华中和华南许多名手的云集香江以及高水平棋赛的多次举行,这些也是少年棋手茁壮成长的重要条件,这里就不多谈了.
  在中国象棋当代发展史上,香港是有一定地位的.我殷切盼望能早日读到可同褚石,徐续合著的<<广州棋坛六十年史>>媲美的一本<<香港象棋史>>.

象棋史话点击阅览 

                               
                                                                  梁羽生与金应熙的象棋棋缘
  

                         
                                                              百岁棋王,民国南洋专使谢侠逊先生传略 

是真名士自风流--唐伯虎的棋酒人生

文坛第一才女李清照和象棋

诗情话弈---古代名人歌咏象棋的七律佳作
象棋文化探源

人生如棋
周易与象棋起源
宋太祖三局输华山

棋史趣闻:武则天梦中弈棋定皇储

一次不成功的改革--司马光与七国象戏

近代政治领袖的象棋佚事

谢长廷的一局棋

走下圣坛的中国象棋---宋代皇室与象棋渊源

从实物看元代象棋兵种名称的区分

 北周武帝宇文邕与中国象棋的前世今生

棋史趣闻---明太子朱高炽PK状元曾子棨
中国象棋与吕留良的历史脚印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文山先生象棋逸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 12:08:22编辑过]
2楼
联众五级 发表于:2009/1/11 12:02:00
高手如云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邢台小将 发表于:2009/1/11 15:55: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cyh398 发表于:2009/1/12 13:58:00
用户已锁定!
5楼
若风 发表于:2009/1/14 12:29: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