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个领导说过,一个优秀的团队之所以优秀,除了它有着令人瞻望的昨天外,更在于它有着光彩照人的明天.是啊,杭州宋城棋院所历经的风风雨雨,能够重彩浓墨的大手笔真的太多太多了,但它最值得傲人之处却是在培养下一代棋手上所作的可喜可贺的努力!让我们来闪现几个动人的镜头吧!
2005年沈阳中街冷饮杯全国少年象棋赛上,有人好心地劝:"老冯,取消十六岁组冠军大师的资格,这是体育总局的意思,为了几个娃们的前途,你抛头露面的又是接受采访又是仗义执言的,何苦呢?"冯院长坦然一笑:"我没什么,但我为孩子感到可惜啊,中国象棋已经那么不景气了,要是孩子们对象棋都没有兴趣了,那我们这些老棋人还有什么指盼呢!我们对得起这份中华民族的国粹吗?"沈阳的天气倒还可以,冯老师每天在赛场门口等到最后一个孩子出来虽然很累,但少了烈日的煎熬,比起去年镇江应该算是一份幸运了.难怪一位孩子的家长要感慨万分:冯老师年高体弱,院务又十分繁重,每年都要好几次带着孩子去天南地北的比赛,既要花费自己很多精力,又要贴补上很多自己的钱,还要担待着这么多学生的重大的安全责任,如果没有对孩子培养的执着的追求,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毅力的!"
这话是非常中肯的!2002年山东全国象棋团体赛,第四台一定要个十六岁以下的孩子,宋城棋院选拔的是绍兴年仅十岁的黄竹风,他第一次远离父母,自理能力又特别的弱,再加上由于贪玩刚摔得左脚骨折,行动极不方便,主要靠人背着行动,黄竹风的父母虽然不想放弃这么好的全国比赛的锻炼机会,却也无可奈何,冯院长却一口咬定自己会照顾好小竹风的!随后的十几天里,宋城棋院包括院长冯光明,象棋教练华东老师,张培俊老师等等,或背或抱,照顾得小竹风舒舒服服,团体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这就是宋城棋院团结合力的精神体现,也是为了少年棋手更为健康成长所作的极为平常的一件事而已!
我们知道,宋城棋院,只是一个民间的象棋团体,但它却是全国第一个有资格组织棋手参加全国团体赛的民间团体,也是全国唯一自筹资金连续举办了十届"忆慈杯"象棋赛的民间团体.更为可喜的是参赛的棋手一届比一届多,一届比一届成功!去年单是少年组的小棋手就达到了一百二十多人!这不是件小事,这是件令所有爱好象棋的人都会额手称赞的了不起的大事!这是宋城棋院自身魅力的最好明证,也是院长冯光明个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作为一个象棋爱好者,在骄傲着宋城棋院这些年来取得的喜人成绩的同时,也在心底最诚挚地祝愿;不久的将来,宋城棋院还会培养出如象棋特级大师金海英,象棋大师赵鑫鑫陈婷婷,黄竹风这样的优秀的象棋苗子来的!
因为执着,只能优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