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们最近的最低和棋率的个人冠军应该是2000年胡荣华55岁高龄创造的,7胜1负3和,大分获胜(没有比小分),我想,仅这一点(和3盘),胡司令的拼搏精神是令人景仰的。
这一点是受网友“核反应:吴”(horace.wu)的启发,他的文章很有水准,名字是英文,我查词典后翻译的,暂且称吴先生吧!(只因为本人习惯中文,无他)。
曾经因为看到“千古无同局”的美好描绘,一不小心坠入了棋的深渊,不能自拔。喜欢过后有些上当受骗的感觉,因为重复的内容太多了,谱招太多了,定式的着数比例也越发的多,当然棋局的结果是平局越来越多,有泛滥之势。
有时真的想不清楚,它的变化是不是真的快要穷尽了,非常想得到客观的回答。如果不是,怎么未见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出现?!
棋的变化的穷尽应该分两种情况:
一 棋手本人的认知的有限度的范围找不到可选择的好着。
二 棋的自然存在的所有变化均不具备可选择性。
当可选择着法的最大价值的积累优势不足以“擒王”时,即表现为和棋。
信息的不对称(棋手的认知差异)存在的周期越来越短时,“秘密武器”将失去它的“垄断性”;对称的信息的结果必然是“平均利润”(平局)。而且有加剧的趋势。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它去吧!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jh2008
新赛制红黑取胜概率(统计频率)各占50%也正是信息对称,竞争充分的结果,也就是新赛制下红黑平均利润的另一种形式的展现了!
相对而言,传统赛制红黑时间对等,但红线黑后,导致红黑竞争条件不对等,即便信息充分,这利润也无法得以平分,以赛后红黑胜率统计数据可以证明之。
新旧赛制对比一下可知,就一盘棋而言,新赛制的公平性要优越于旧赛制。
另,新赛制鼓励求新求变,力争胜利,旧赛制则愈发怂恿棋手因循守旧,和棋为上!
回上:人的体力精力有限,一盘见高下,更能体现水平吧,而且也能保证较高质量吧。也节省时间,经费这些。换先两盘慢棋(还得包括引致的加赛快棋赛制),这种赛制既耗时耗力,而且难以保证质量,尤其是第二盘的质量不容易得到保证,而且公平性方面也可能因为两盘棋存有交叉影响而有所折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