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190815_141746.jpg
《陈毅元帅与象棋》
出品/北平永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授予的1614名开国将帅中,只有66人受过正规教育,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有小学文化水平,而这其中,陈毅元帅的大学学历则是属于最高学历水平了。
陈毅元帅1916年考入成都甲种工业学校(现名成都工业学院)。
1919年春,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3年10月赴北京入中法大学学习。
1924年,当选为中法大学学生会主席。
上学的时候学习过一篇课文叫《黄桥烧饼》,当时记得就是陈毅元帅在黄桥大战前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地在棋盘上料事如神的场面。
img_20190815_141813.jpg
说到陈毅元帅,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博古通今的诗人,殊不知他还是一位爱好象棋的高手,与象棋结下了浓厚的情谊。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称他为“兼资文武此全才”的将军。
记得是在1933年,红军在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后盛夏的一天。
骄阳似火的烈日下,在江西省永丰县藤田镇缠江坪,数以千计的群众,正在观看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省军区和中共永丰中心县委举行的一次体育友谊联赛。
比赛的项目有:跳远、跳高、赛跑、泅水、下象棋、政治测验、文化考核等十多种。
时任江西军区司令员的陈毅同志参加了象棋比赛,他是一位象棋高手,“杀”了半天,一连打败了十几个对手,接下来,便与闻名永丰县的象棋大师、中共永丰中心县委书记李福槐对阵,观战者愈来愈多,赛场挤得水泄不通。
一开场,只见陈毅大胆泼辣,猛冲猛杀,一展虎将雄姿。李福槐却不慌不忙,稳扎稳打,显出老谋深算的气度,几个回合,“杀”得对手只有招架之力。陈毅大吃一惊,长长地吐了口气,心想:这位象棋大师果然厉害,得小心谨慎才是。他用手瘙瘙头皮,两眼紧紧地盯在棋盘上,显然在谋划策略。停了片刻,忽听“叭”地一声,陈毅一子飞出,深入到对方的腹地;对方也不示弱,大刀阔斧,谋取外势。你来我往,跳马驾炮,出车走象,互不退让,形成对峙状态。
走着走着,李福槐推了推老花镜,不觉倒吸了一口冷气,心想:这位朋友如此棋路,看来自己必输无疑。也许是由于心理上的缘故,李福槐只从小处着眼,他举着一个棋子“叭”地一声刚落下,突然发现失策,连喊一声“糟了!”本想悔棋,但想到“落子不悔大丈夫”的棋坛规矩,旋即把手缩了回去。陈毅立即抓住战机,推车沉底,猛喝一声“将军!”李福隗一时措手不及,老帅被陈毅的前后夹击给“将”死了,只得拱手认输。比赛结束,陈毅获象棋比赛第一名。当裁判员宣布成绩时,观众中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李福槐笑着一把拉住陈毅,一手翘起大拇指连连夸赞道:“佩服!佩服!真是打尽天下无敌手的将军。”陈毅乐呵呵地说:“哎!亏你说得出,要不是你留个情面,我还差点被你困住了呢!我走南闯北,逢过许多高手,像你这么精明的棋艺的确少有。”李福槐一听陈毅这话,自觉惭愧地摇了摇头说:“老朋友过奖了。”
1941年“皖南事变”后,就任新四军代军长的陈毅,在江苏中部的一次战斗中,忙里偷闲,先后两次与当地一位私塾先生对弈。第一次是在战斗前,陈毅以一胜二平取得胜利;第二次是在战斗结束后,陈毅则连输3局。当问老先生为什么要先输后赢时,老先生坦诚地回答说:“您是一军之长,在临战前夕,我不能挫伤您的锐气,所以要输给您;在捷报频传取得胜利后,我让您在这个小战场上连吃败仗,是希望您头脑冷静,不滋生骄气。”陈毅听后,感触颇深,后来写下诗句:“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要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img_20190815_142004.jpg
1964年,陈毅元帅出访回国,途经贵阳时,饶有兴趣地专程游览了“花溪公园”,并特地到棋亭观棋。他又情有独钟地写下了《花溪杂咏》七绝一首:“花溪棋亭位山腰,每人聚此费推敲。劝君让他先一着,后发制人棋最高。”
说起陈毅元帅的诗词,主席曾经讲过——“陈毅的诗豪放奔腾,有的地方像我,陈毅有侠气、率直。”
除了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以外,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恐怕就是《赣南游击词》了,有兴趣的诗友们不妨网搜一下。
2019年08月16日
(以上部分内容及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
3bdbcafcde98aa9cc2ae393da75c6fd4.jpg
填词一阕,纪念陈毅元帅。
【临江仙·致敬赣南游击队】
出品/北平永胜
赣水潮鸣遮静空,
谁知我是英雄。
三年转战几回功。
军民鱼水近,
捡米渡寒冬①。
淫雨兼旬栖巨树,
稳赢方破囚笼。
寻蛇山野遍林丛。
天明须抗日,
得令过江东。
————
注:
①陈毅元帅带领赣南游击队员们在油山秘密据点吃着山上“捡”来的大米饭(所谓捡来是指百姓们每逢初一,十五被允许上山砍柴之机,将蒸熟的米饭装进竹筒里,故意遗落在山上,供队员们捡拾,以助其渡过难关),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赣南游击词》。
img_20190815_14173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9/8/16 13:30:1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