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坛上的绿茵骁将
----中国象棋协会秘书长刘国斌小记
作者:林树春
去年10月份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期间,笔者作为裁判员有幸和国家体委棋类办公室的刘国斌同志作了一次长谈.谁能想到这位在棋坛上颇有建树的中国象棋协会秘书长、亚洲象棋联合会副秘书长兼考铨主任,同足球最佳守门员会有什么联系?如果你这样想,那可惜了。别看刘国斌身高只有1米72,五十年代曾是绿茵场上的风云人物。解放初期他是北京辅仁大学经济系的高才生,特别喜欢足球运动。毕业后,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却与黑白相间的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他良好的竞技水平和精彩表演,1953年被评为全国最佳守门员,后入选国家队。
刘国斌既迷恋足球,又对象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紧张的训练和联赛期间,背包里总装着几本棋书和一盘磨得发光的本质象棋。忙里偷闲,指挥32个棋子在“楚河汉界”上厮杀,经过十几年的磨炼和潜心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刘的棋艺居然有了惊人的进步。考虑到年龄的关系,他果断地的做出了弃足球从棋的决定。他先到北京棋院任教练员,后调到国家体委棋类办公室工作,使他有充足的时间进一步从事棋类研究。他与《象棋研究》主编金启昌合作整理出版了《精妙残局集锦》,又与朱宝位合作诠注出版了清末排局名谱《渊深海阔》,受到广大象棋爱好者的好评。
1982年,国家体委决定将象棋和武术列为对外推广之项目。为此,他不辞辛苦地四次率队到欧、美访问,并多次率队到东南亚国家协助开展象棋活动。他为促进象棋国际化,增进各国棋手之间的团结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谈到象棋的远景时,刘国斌兴奋地说:“至今亚洲象棋联合会成立已经十多年了,目前欧象联、美象联正筹备中。1988年10月中国发起成立的世界象棋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标志着象棋国际化已为期不远了。”
为了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他正在加倍地奔波、忙碌着。
(本文出自《象棋研究》1992年第三期)
刘老师,心中最佩服的棋界名宿和藏谱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