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不难看出,这两大优秀棋种在“基础设施”的定制上可谓各有千秋,体现了历代创制者的绝高智慧。围棋无兵种之分,子力性能单一,而且棋子下后不能移动,整个演弈过程处于相对静态,故必须扩大棋盘方能使之更具变化。考查围棋史,11x11,13x13,15x15,乃至17x17的棋盘最终被19x19所代替,正是这个道理。而国际象棋的棋盘为8直线x8横线x26斜线,如无兵种之分,如子力不能运动,那么显然就会相对单调,但国际象棋在千百年的演进过程中,充分吸收了传播途径中各民族,各国家有兵种棋类的特长,通过6个兵种的功能各异,全盘的子力运动来进行定制,整个演弈过程处于相对动态之中,故为国际象棋的变化增加了极大的变数,最终为全世界所接受和推崇。笔者以为,看问题要从各个因素的集合体加以判断,不是说谁的棋盘上点多谁就是老大,而是要把兵种设置,子力是否可以运动等诸多因素考虑在内,进行客观综合评测。如果只抓一点,以偏概全就肆意贬低其它棋种,显然是违背事实和科学的。总括起来看,围棋和国际象棋都是非常好的棋戏,风格各异,变化无穷,并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
二. “深蓝”说明了什么?
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者,往往以“深蓝”已能和国际象棋一流选手抗衡,而围棋对弈软件顶多只是业余初段为“理论依据”,得出“围棋比国际象棋更为复杂”的荒谬结论。这类“理论家”判断失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只抓一点,不看全面;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逞主观臆断,不从历史的事实去进行探究。而笔者以为只有抛弃成见,深入事实的真相,结合计算机发展历史来看待这一问题,疑云才会散去,真相自然大白。
众所周知,1912年策洛墨发明对弈论以后,通过众多西方科技巨匠的努力,国际象棋的思维模型被成功转化为数学模型,而这一类数学模型又被西方计算机开发研制者成功地运用在计算机的基本运行原理之中。这些资料在西方计算机发展史和博弈论的有关著述中都有记载,有兴趣者不妨一查。可以这样讲,国际象棋电脑在今天取得如此高的成就,除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第一个国际象棋电脑软件诞生于1946年)西方优秀科学家,顶级棋手的共同努力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理论背景,即:国际象棋与计算机水乳交融般的亲缘关系和相通的思维模型。有鉴于此历史事实和理论背景,不难看出,以计算机来演弈国际象棋正是如鱼得水,轻车熟路,相得益彰,而只奉行“拿来主义”,以带有国际象棋思维特征的计算机来进行围棋的对弈思考,自然就有点勉为其难,不太“兼容”了。讲得形象一点,是否有“削足适履”之嫌呢?这一点希望引起理论界的注意。
笔者以为,看问题一定要尊重历史,不要随意不负责任地贬低其它棋种,同时,笔者在此大胆推测:围棋的人工智能程序要达到与一流棋手抗衡的水平,必须“走自己的路”,必须从围棋自身的思维模型入手(而不是借道于计算机中隐含的国际象棋的思维模型),成功地进行数学模型转化,最终与某种人工智能机器(我想应该有别于现行的计算机)联姻。而象现在这样,只奉行“拿来主义”,想走走捷径,“借西洋歌剧的舞台背景演绎东方戏剧”自然是效果欠佳。一些人以讹传讹,盲目听信某些“理论家”,“活动家”的谬论而不明就里,其最根本的结症和思维短路就在于此。
综上所述,国际象棋,围棋,当然还有我们的国粹象棋,都是棋艺大花园中的奇葩,正可谓春兰秋菊,各擅胜场,还望众多专家,广大棋迷精诚团结,不要妄分高下,一定要携手共进,涌现出更多的双枪将,三枪将,岂不快哉?
那么个别“理论家”,“活动家”无事生非,恶意贬低国际象棋(有时尚嫌不够,还要贬贬象棋)的真实意图何在呢?其实客观而论,这些“理论家”,“活动家”都是棋艺的行家里手,都有一定的造诣,也应该是明事理之人,他们为何要这样恶意贬低其它棋种呢?是一时疏忽,逞逞口舌之快?非也!其真实意图在于: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里,哪一棋种的爱好者越多就意味着该棋种的经济支撑越强,种种益处不言而喻。从这个角度讲,围棋人口在中国有一千万,内不及中国象棋爱好者的两亿之巨,外不及国际象棋在全世界逾十亿之众,故围棋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心情大家有目共睹。但一个棋种要发展,必须靠自身的努力,要下苦功夫,凡事皆要遵守游戏规则,不要指望靠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把别的棋种当作自己的垫脚石,这是一种破坏围棋自身美好形象的肮脏行为,必将为世人所不齿,也必将为围棋界同仁所不齿。
远离“老子天下第一”的夜郎自大,远离自命不凡的风雅作态,远离毫无意义的“老大老二”之争,以真正的平常心纹枰对弈,是笔者的希望和建议。
“围棋老大论”可以休矣!
路不平
2000年夏
又及:“围棋老大论”炮制出台后,给棋坛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然而受到恶意贬低的象棋,国际象棋的圈内人士和亿万棋迷表现出了高度的宽容和忍耐,围棋界绝大部分人士和棋手棋迷也并未随声附和,保持了应有的理智和冷静。
笔者三棋均下,对三棋的特征还算比较熟悉,故能对上述问题作一个较为客观的评判。笔者幸为圈外人士,无所谓利害得失,故敢于仗义直言。笔者平生推崇鲁迅先生“投枪匕首”之作战方法,笃信“费厄泼赖”(fair play)之行为准则,对那些不遵守江湖道义和游戏规则之人,绝对是给他当头炮镇,马蹋连营,手筋连发,点眼屠龙,将其虚假面目昭然于天下。
如读了本人的文章后,个别人面红耳赤,羞愧难当,血压升高,心动过速,请立即到人民医院虚假心理治疗专科挂急诊,你将得到良好的对症治疗。至于医药费,还请自付,这里概不报销。
<!-- end -->
这是米兰·昆德拉的名言吧?呵呵。为了让上帝笑口常开,我们还是多多思考吧。
据我所知,许多象棋下不好的人改下围棋,然后炫耀:瞧我多高雅!
我七岁学会象棋,16岁学会围棋,读书时两棋都爱下(当然水平很低),工作后难得见到下围棋的,渐渐只下象棋了
凭良心说,确有不少人先会象棋,再会围棋,接着被围棋吸引过去了.而相反的例子很少
此现象值得我们象棋爱好者深思
围棋棋盘大,因此偶然性小.水平差两子的下手几乎没有机会赢上手
象棋水平差两先的下手与上手下棋,和棋甚至赢棋的几率不算低
如果真的差两先,那低手只要挨打的份,除非双方的棋力都是待定的。
以我的理解,同等水平的人执先的不会输,只会赢或者和,除非受棋力外的因素影响,比如过于用强,一味求赢。
而二先高手只会赢,和的机会都很小,输是不可能的,从棋艺的角度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