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金波是1995年12 1月间在石家庄举行的首届全 国象棋棋协大师棋王战上。 在有 260多 N参赛的象棋大赛中,金波以 10胜2和1负 的优异成绩力挫群雄而夺 魁,获得首届业余象棋棋王称号,并被中国象 棋协会授予国家大师称号,这也是除全国象棋 个人赛外,产生的第一位象棋大师。那次我们并没有进行更多的接触,棋赛结束后离会的头 天晚上.我们在楼道里算是正式见了一面,只简单谈了几句话。给我的印象他是一位身体壮实,憨厚质朴的 小伙子,说话有些腼腆,不善于谈吐,但言谈中却显得诚实。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巨丰杯”全国象棋大师冠军赛期间,我们多次见过面,并有机会进行过长谈,从中使我对这位 “神秘”的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今年31岁的金波从小就喜欢下象棋,还在学生时代他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蹲棋摊。1985年,15岁的金波获得沈阳市少年赛冠军。这一年的10月间他进 了沈阳市少体校象棋班,跟赵庆阁老师学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棋艺水平 有了一定的提高。参加工作后,金波学会了开汽车,曾给一家单位开过车,也开过个体出租车。他把开车以外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下棋上。
“那时候,我的棋艺水平虽然不高,但对象棋却到了痴迷的程度。沈阳棋风盛,高手也多,他们大都在茶馆里下,为了提高自己的棋艺水平,我经常去泡茶馆,找高手下,不过是要 付出代价的。”金波回忆了在学棋的那段日子里的艰辛。
在沈阳市一些茶馆下棋,直到现在还沿袭旧时的习俗,一些高手轻易是不与人对弈的,很讲究“份儿”,要嘛你就得交“茶资 钱”,否则他们会说:“我不能白教你呀。”那段时间适逢出租行 业不太景气,除了要交各种费用外,金波这位个体出租者仅能剩点零花钱。无奈,他省吃俭用把钱用在了学棋上,或买 条好烟送人,总之通过各种办法找人下棋。经过几年泡茶 馆,金波与沈阳的各路高手都有了接触,他学习众人之艺,吸收诸家之长,棋艺水平大有进益,虽然布局稍差一些,但中局有着很强的扭杀力,残局功深, 成为一名较难对付的攻杀型棋手。这位从出租车里钻出来的棋手成才了,在他的成绩表里记下了他攀登的轨迹。
1989年金波获沈阳市成年人象棋赛冠军。 1991年金波代表沈阳市首次参加全国团体赛,他打第 二台,净赚三盘棋;这年的全国个人赛,他位列第25名。 1992年,在沈阳市第二届象棋棋王战上, 金波脱颖而出,获得了向上届棋王苗永鹏挑战的权利。在4番棋决战中,他以2胜1和战胜 苗大师,还有一盘棋未下,便提前成为新棋王。 因金波所工作的单位——铁三局四处总部 设在太原,所以他有资格参加 1994年山西省首届棋王赛, 他力挫各路英雄豪杰,又成为 山西省的棋王。 1995年是金波的丰收 年,这年他正 式调去铁路部 门工会工作, 并代表火车头 体协参加全国团体赛,他打第四台,取得了8胜4和1负的优异 成绩,为这支纯粹由业余棋手组成的棋队第二次夺 魁,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年,金波获“棋友杯”象棋大奖赛冠军。
同年,金波获全国铁路运动会象棋赛个人赛冠军。
同年,金波在全国象棋个人赛中,战胜广东许银川等名将,获得第17名,却成了他终身难忘的事情,因只差一步未能成为象棋大师。 但金波并没有灰心泄气,在年底举行的首届全国象棋棋协大师棋王战中获得冠军,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国家象棋大师。
1996年,金波蝉联“友杯”象棋大奖赛冠军;是年在宁波举行的全国个人赛中,他获得第10名。
1997年,火车头体协队获得全国团体赛第五名,金波是主力队员之一。
1998年,在深圳举行的全国个人赛,金波的名次又大幅度往前推进,获得第四名。
1999年,有金波参加的火车头队再获全国团体赛第五名;是年在镇江举行的全国个人赛,他也再次获得第四名。
最令金波难忘的是,1999年11月间,在千岛之国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丸届亚洲城市 象棋名手赛,代表中国队出征的金波战胜中国卜凤波、香港黄志强、马来西亚何荣耀、中国台北刘兴安等强将,以4胜3和的不败战绩夺魁,成为亚洲棋坛上的新盟主。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何况距我的要求和目标还差得很远。今后我要继续努力,争取尽快成为特级大师。”
金波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直到现在他仍是一位业余棋手。他的所谓“神秘”,就是对象棋执著的追求,楔而不舍的努力。相信,他想成为特级大师的愿望,会很快得以实现。
金波,好样的,不愧为业余棋坛上冲杀出来的一条绿林好汉!
中国网 2001年11月13日
“草莽英雄”辽宁棋手金波
http://sports.sina.com.cn 2000年1月13日 12:23 体育参考
第九届亚洲象棋名手赛于1999年11月22日至26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中国辽宁棋手金波七越雄关,夺取冠军,在亚锦赛的历史上,这还是首次由业余棋手获此殊荣。
如果你第一次见到金波,这位虎背熊腰的东北汉子,一定会以为他是一位优秀的举重运动员或是摔跤高手,压根不会把他与下象棋联在一起,但他的人生之旅就是由车马炮伴随。他1970年出生于沈阳,11岁学棋,13岁进了市业余体校棋班,并有幸跟辽宁名将赵庆阁学艺,在名师的指点下,15岁时获得沈阳市少年冠军。
然而,业余和专业毕竟不是一回事,一直到20岁,他才开始“出息”,尽管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总是不能成为国家大师。
最叫他没齿难忘的是”95全国个人赛,他首轮战平苗永鹏,二轮战胜陈富杰,三轮胜队友于幼华,第四轮胜农民棋王郑乃东,第五轮撼倒如日中天的许银川,爆出赛场的最大“冷门”,五轮战罢,四胜一和,与羊城少帅吕钦并驾齐驱,被人赞誉为一匹“黑马”。谁知好景不长,第六轮兵败吕钦,七轮负于庄玉庭,再后来又负于粤将宗永生,真是一败涂地,最后仅得第十七名,差一名未能晋升国家大师。
作为一名棋手,能成为一名国家象棋大师,实在是梦寐以求的事。吴县功亏一篑,并没有让他泄气,失败的切肤之痛又给了他几分成熟和冷静。在接踵而来的有260名“缘林好汉”参加的“棋协杯”全国业余大赛上,他以10胜2和1 负的佳绩摘取桂冠,同时获取我国第一个由业余大赛而晋升国家大师的资格证书。
熟悉金波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阅历比同龄人都丰富的人,他做过出租车司机,风风雨雨走四方,磨砺了他的意志品质,但他也是一位业余生活十分丰富的人,工作之余欣赏音乐可消除疲劳,游泳、踢足球更是他的强项,有时也摆弄花卉,陶冶情操。笔者曾与金波长谈过一次,感触最深的是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他酷爱读书,金波曾对笔者说:“读书使我悟出了许多道理,给了我勇气和信心”。
96年宁波会战金波取得第十一名,再次验证国家大师的“含金量”。98年鹏城论剑和99年镇江谈兵,笔者都目击了金波在强手如林的甲级嘶杀中骁勇善战,抢阵守旗,连续两度跻身四强,对于一个纯业余棋手来说可谓“前无古人” 。
而今欣逢千禧之年,金波恰好是“三十而立”。早已告别“的哥”的他已于近期正式调入沈阳棋牌院工作,由此步入职业生涯可以一门心思地用在象棋上了,他现在不光自己研究棋还带了一批学生,正在用他辛勤的汗水,托起明天的太阳。
张郁伟
金波从出租车行走出来的大师(上)
金波是何许人?棋迷朋友也许对他不甚了解。他出身绿林,棋艺水平虽略逊于特级大师,但优于许多专业棋手。15岁才开始学棋,1998年全国象棋个人赛就取得了第4名的成绩,进步这么快的秘方在哪里呢?既然象棋已经融入到他的血液中,那他为什么不进专业队更好的修炼自己,而甘愿做一名半专业棋手呢?对于特大们的经历我们已经非常了解,但对一些大师,尤其是绿林大师却知之甚少,基于上述原因,我拨通了金波家的电话。
学棋生涯
问:棋迷朋友对你并不熟悉,先介绍一下自己吧?
答:我接触象棋其实是很偶然的。小时候,总去我家附近的棋摊,由于棋摊下棋的人很多,非常热闹,耳儒目染就学会了。
问:当时的水平一定不错吧,但没想过拜师学艺?
答:水平不高,只是胡乱下。1985年,我15岁时进入沈阳市象棋班学棋,赵庆阁老师做指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的棋力有些提高,同年便获得了沈阳市少年赛第一名。
问:你父母对你下棋怎么看,支持吗?
答:他们对我要求并不是太严格,只要不耽误学习就可以了。
问:既然你成绩这么好,为什么没进专业队做专业棋手呢?
答:因为那时沈阳下棋的高手很多,象郭长顺、赵庆阁、孟立国等,他们总压着你,而我当时的水平有限,没有机会进入专业队下棋。由于那是少儿体校,有年龄限制,在我17岁时就离开了。
问:从棋校出来,你是继续学业吗?
答:由于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象棋上,文化课很缺乏,我只能上职高。毕业后我便面临工作问题,当时出租车这个行业还是刚刚兴起,比较好干,而在职高学的也是相关专业,我便考车票去开出租车了。
问:开车后对象棋还感兴趣吗?
答:我对象棋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虽然没进专业队,但我依然很投入,很多时候开车去下棋。
问:作为一名业余棋手,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把棋下得这么流畅?
答:一种激情,对象棋的执着追求。下棋时,我总想去战胜对方,有种强烈的求胜欲望。从小时候接触象棋开始,我就锻炼自己把棋的特点和个性融合在一起,要不我下棋没有这么大劲。心中总有一种激情在荡漾,每当下棋时,这种激情便在我心中象烈火燃烧,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能把棋下到最佳状态,要是没有这种激情,我棋下不了这么好。人生转折
问:从开出租车到进铁路工作这对你来说应该是个大的转折,是象棋的缘故吧。
答:因为在90年代中期出租车的行业不好干,棋摊上这几年的摸爬滚打中,我的棋艺水平也日渐成熟。在 1994年山西省举办的棋王赛上获得 第一名,他们觉得我的成绩还可以,便 调我到铁道部第 三工程局工作。
问:我记得铁路没有专业队,那你主要做什么工作?
答:在工会,其实只是挂名并不需要你具体干什么,有比赛参加就可以了。
问:在铁路不进行专业训练,只是有比赛时大家才聚在一起,训练又不系统,这样对你向更高的领域发展是不是有影响?有没有进专业队的想法?
答:当然有影响,如果你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你就得有个好环境。但我现在对专业队并不太感兴趣,因为棋院需要自负盈亏,体委拨款相对少了很多,各方面的待遇不是很好,你所付出的和回报的不成比例,另外做专业棋手也比较乏味。
问:你觉得自己有没有潜力再往更高的层次发展?
答:有潜力。我只是在开局方面不如专业棋手研究得细,而在中残局方面往往比专业棋手要强一些。以后多在布局下一些功夫,积累一些大赛经验,我想我会有所提高的。
金波从出租车行走出来的大师(下)
个人赛的遗憾
问:在去年的全国象棋个人赛上你取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我打谱时发现,体输闫文清的那局棋质量不高,没有发挥出真正水平。
答:输闫文清的这盘棋全怨我自己,我完全可以选择稳健点的布局,平平淡淡地下好这盘棋。由于形势不差,我一直想去战胜他,这个时候(在没踩我双车之前)他走了一步棋,走得很 快,走完就拿杯倒水去了。我也是着急,眼看曙光来到了,寻思马上就要赢了,第一反应告诉我应该吃兵,连想都没想顺手就吃那个兵,真是鬼使神差,哪怕我稍微再沉着一下,停几秒钟。其实丢车后我也有机会守和,只是在丢车的一瞬间大脑的思维已经混乱了。
问:你还能打得更好,是吗?你认为没有再进一步的原因是什么?
答:是的。主要是心态不成熟。前5轮我4胜1和,如果再胜1盘的话,问鼎的机会就很大。这个时候想法也就多了,人啊!不成熟,说不想都不行,睡不着觉了。我记得在1995年个人赛上也重复过这一幕,前5轮也是单胜1和,而且第5轮我赢的是许银川,等到第6轮时就输给吕钦了。两盘都是关键棋,而且都是我先走。
问:这说明你和那些顶级棋手还有差距吧?你认为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些方面,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心态上?
答:技术上、经验上、盘面的处理。心理状态和承受能力等方面都和特大们有距离。有时候象棋功夫在棋外,当特大与你的形势差不多时,棋本身可能赢不了你,但是他往往用经验把你赢了。特大们抓你的心理抓得非常好。举个例子,你用20分钟走10步棋,而特大用2分钟走10步棋,你为了抓特大的时间,往往走得很快,当走够步数的时候,你的盘面也面目皆非了。
问:这是你第几次参加全国象棋个人赛?前几次的战绩怎样?
答:第5次,只在1996年全国个人赛取得过第10名。
问:你在哪年晋升为大师的?下棋 这么多年最辉煌的是哪年?
答: 1995年。我第一次代表铁路参加全国团体赛便和队友一起获得第一名,那时我坐镇四台取得了8胜4和1负的战绩。8月份的第8届全国铁路体育检阅大会获得第1名,在年末的“棋协杯”比赛获得第1名,第8届“棋友杯”取得了第1名。
问:形容一下你的棋风吧!
答:我比较喜欢攻杀,因为我总有种求胜的欲望,弈棋时往往选择适合我风格的激烈复杂的变化。由于参加比赛的次数多了,对棋的认识、理解力渐渐地增长,又锻炼了我下细棋的能力,学会针对不同风格的棋手使用不同的变化。我眼中的茶馆
问:作为绿林出身的你一定到过茶馆吧。你认为茶馆对于一个业余棋手的影响大吗?
答:去过,很大。你一旦走进茶馆,可以接触到社会上很多的高手和不同风格的棋手。跟他们下棋会有很多收获,他们虽然开局差一些,但中盘实力都很强,你可以锻炼中、残局功夫。另外,那里还能教你怎样待人接物,这些对以后的成长都是很有帮助的。
问:你对彩棋怎么看?
答:其实我在1987年——1991年这段时间常去茶馆下彩棋。那时的水平不高,加之对象棋又非常痴迷,为了提高我的棋艺水平,就找高手下棋,可他们却说:“我也不能白教你呀!”无奈,我只好把家里人给的零用钱积攒下来买来好烟,在和别人下棋时我或给他们烟或请他们吃饭,要不然人家不教你。除非有朋友领着你,那还得关系不错的,能和你下两盘。一般情况下,水平到一定程度时都不会白玩的,因为他输你或和你都很没面子,赢了也没有什么光彩的,所以白下也没有必要。
问:那你现在还去茶馆吗?
答:去,但次数少了。因为我现在得给学生讲课,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如果去的话也不下棋,只是和朋友喝酒聊天。
第二职业
问:你现在教小孩下棋,是自己办的班玛?
答:不是,我被沈阳市棋牌院聘去教小孩下象棋。
问:学象棋的人多吗?
答:不是很多,有的家长让孩子学棋只是想开发他们的智力,并不想让他们真正以象棋为生。
问:他们的成绩怎样?
答:还可以,他们已经学4、5年了,而且都在市里比赛取过名次。
关于女朋友
问:(想问问关于你的个人感情问题,如有不便可以不回答)听说你快结婚了,是吗?
答:是的,我准备今年夏天结婚。
问:你朋友棋下的不错吧。
答:她不会下棋。
问:找个同行不是更好吗?
答:当然想过,但人有时也得面对现实,如果两个人的人生观不一样,知识层次又不同就会造成一定的差异,我属于开放型的,比较爱交朋友,还爱抽烟、喝酒。
问:那她不介意你喝酒、抽烟?
答:她能理解我,出外边和朋友在一起时会喝酒,在家很少喝。
问:那你们是怎么相识的?她在哪儿工作?
答:是通过别人介绍的。她主要自己做服装生意。
问:你今年的团体赛参加吗?
答:参加。我打二台,一台是于幼华,三台是杨德琪,第四台得选拔,是谁还不能确定。
问:祝你团体赛上有上佳表现。
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