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30 9:30:53 浙江在线
本报记者 卢俊和 本报实习生 徐晓 眼前的这位,四十大几的年龄,看着不过三十出头,小小的个子,大大的眼镜,斯文,儒雅。平时话不多,但只要你和你说起棋牌,他的嘴就像开了口的河道,立即能说个不停。如果你觉得光说不练无趣要与他手下见个真章,那估计你哪样都得长叹不息。
陈建国,杭州的一位“棋才”,人称“双枪将”,象棋、围棋,都是杭州一等一的好手。
巧得机遇拜高师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还是社会动荡时期。百无聊赖的十龄少年陈建国,就在这个时候加入了老城区捌交坊拐角处的象棋摊。每天傍晚,昏黄的路灯下,陈建国目不转睛地看着大人们车来炮往,终于有一天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地说了声“让我试试。”这一试不得了,没多久,周边的大人没一位是他对手了。
下着下着,陈建国觉得棋摊不过瘾了,就想找地方练练手,附近的工人文化宫棋室是最好的练兵场。不过,当时那里管理比较严格,小孩子根本不让进。陈建国经常是趁看门的大伯不注意偷偷溜进去,但更多时候是被揪着衣领拉出来。
时间到了1974年,少年陈建国初试锋芒,第一次参加全市的小学生比赛,就从许多参加训练的孩子手里抢得了冠军。志得意满的陈建国在夺冠的当天晚上一心想到工人文化宫杀个痛快,才走到门口就被大伯给拦下了。就在小建国失望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想下棋是吗?”回头一看,是位身材壮实的爷爷。他使劲点点头,那位爷爷就说了:“那你明天下午放学来国货路2号,和我下一盘。”自认为水平已经很高的小建国对老人的挑战,自然是欣然应下。
第二天,小建国兴冲冲地找去,果然看到这位爷爷在等着他。闲话少说,立即摆上一盘。这盘棋,足足下了三个多小时,饶是小建国想破了头脑,他硬是没找出能一展风采的办法。一连三天,小建国天天去,可始终毫无办法,这时他才知道自己是遇上真正高手了。回到家,他对哥哥说:“那老人真厉害,我怎么也下不过。”哥哥仔细问清后哈哈一笑:“那可是刘忆慈,浙江第一高手呢!”
之后,小建国收敛起少年骄气,虚心地开始向刘老师学棋。刘忆慈对这才气过人的孩子也是满心欢喜,欣然收下了这名关心弟子。若干年后,杭州多了一位象棋棋协大师。
一心两用学围棋
在向刘老师学棋时,陈建国抽空就会跑到隔壁的围棋班上看看,和马晓春、朱菊菲等日后的国手们打成一片。就这样看看,他竟然又一次无师自通。
如果说这时围棋对他只是点爱好,那么下功夫研究围棋又得归功于后来的两大原因,那已经是他开始参加工作后的事了。
其一自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日擂台赛带来的围棋热。陈建国说,当时下象棋的人明显少了,他也把更多的时间放到了围棋上。
第二个原因陈建国说来有些得意也有些害羞,原来现在的夫人就是当时隔壁围棋班上的同学。他说,梁勤比他晚两年来学棋,天天一起玩。因为年少,原先也没有别的想法,当参加工作后,他才突然发觉了梁勤的可爱。也不知怎么的,两人就慢慢走到了一起。
梁勤其实也不简单,她是杭州围棋名宿张李源的弟子,曾经连续多年夺得省级比赛的女子冠军。陈建国自己也承认,一开始下不过梁勤,两人经常对弈。一直到几年后他的水平超过了她,相互的棋战也就结束了。
陈建国的围棋说起来还得感谢早期“双枪将”董文渊。董文渊真是杭州的一位奇人,象棋、围棋都是旧中国的一代国手,新中国成立后他因为一些陋习而为人不齿,晚年颇为凄凉。不过陈建国倒有他的看法,他觉得董文渊的命运是时代造成的。
当时董文渊要让陈建国六个子,无论输赢,陈建国都得付学费。就这样两人下了好多年,陈建国的棋力渐渐长到了被让先。
当然,还有很多人指导过陈建国,比如国手马晓春、俞斌,又比如居伟钊、孙国梁等省围棋队大师兄。问他都赢过谁,他却回答他输给了汪剑虹。那年他参加七大古都棋类比赛得了象棋冠军,却在赛后接受汪九段的两子指导,一盘很有希望的棋最后输了,他觉得这是他围棋生涯的骄傲和遗憾。
身携双枪走天下
一技在身能走天下,身携双枪的陈建国自然而然地吃起了下棋饭。这不?他双手一伸冒出一句杭州话:“看我手嫩吧?我从来没做过生活的。”
虽说是两棋皆能,但对陈建国来说,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如今他以一个业余棋手的身份加盟浙江象棋队打联赛,又以一个象棋教练的身份带弟子,象棋是他的立业之本。围棋在他的生活中,是一种补充和调剂,是他交友之道。
走进他家,看到在一个角落里摆满了各种奖杯、奖牌。问他到底获得过多少成绩,他说:“我最大的成绩是带出了一批批弟子。”
当初刚走上市体育局教练的工作岗位,他就在弱冠之年教起了学生。没想到,短短时间内,他就带出了谢子遒、马天越等少年英才。据他说,其实他的恩师刘忆慈就是一位“双枪将”,而他带出的几位得意弟子也同样如此。
这么多年来,他不知带过多少学生,交过多少棋友。他自称是浙江棋界承上启下之人,上至赢过棋仙谢侠逊的嘉兴高琪,下至全省各地稍有水平的爱好者,他几乎都有过对弈。尤其是前些年他毅然走出单位后,他教棋的脚步迈得更大了,还把象棋课堂设到了大学校园。
比赛、交友、教学生,还得照顾即将高考的女儿,就在这样的档子里,陈建国居然还与人合著了一百多万字的多本象棋专著,这不由让人多夸几句。陈建国嘿嘿一笑:“其实我国际象棋下得也不错呢。
应该多宣传这些业余高手,他们很不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