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天生就是下棋的料?
有国际比赛的三大棋赛: 象棋,围棋,国际象棋,中国人都取得辉煌战绩!
以国际象棋为例, 在中国下国际象棋的人少之又少, 不知道有没有万分之一, 可是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象棋世界团体赛上(男子)中国队获得亚军,仅次于国际象棋王国俄罗斯!(这个亚军,可比苏联时期难拿哦,苏联解体,一下多出了好几个国际象棋强国:亚美尼亚,乌克兰,阿塞拜疆,格鲁吉亚……)
埃及队垫底. 可是在中国,下国际象棋的人甚至比埃及还少呢!
在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在三大棋比赛中都取得好成绩的?好像只有中国吧?
日本、韩国,只是围棋厉害,国际象棋就算了吧。俄罗斯、欧美,只是国际象棋厉害,围棋、象棋是一窍不通。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样样精通,关键是——哪个都能夺冠!在这方面,我敢说,在地球上,中国认了第二,没有一个国家敢认第一!(好像有点夜郎自大了)。
我有时候想,如果中国没有象棋、围棋,只有国际象棋就好了,那城市乡村,街头巷尾,三教九流,贩夫走卒,村场上,地摊上,摆的都是国际象棋……那国际象棋的男子世界冠军就不是什么阿廖欣、卡帕布兰卡、卡尔波夫、卡斯帕罗夫、卡尔森之流了,而是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等等等等了。
那几百万美元的奖金就要揣进中国人的口袋喽!
传统问题!
棋类领域的顶尖高手的炼成需要三点:
1、从小天赋被发现;
2、对下棋有强烈兴趣,很少有厌倦的时候,即使有,也很快又恢复喜爱;
3、刻苦的练习,最好有名师指导(棋艺高和教学水平高是两回事),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是非常有道理的,但练习的方法也非常重要,实际上人类的学习和训练方法也是在不断地改良的,现代方法的一小时也许可以顶20年前的3小时。
关于卡尔森,请看一下其天赋:
卡尔森性格文静,长着一张娃娃脸,可是只要一坐上棋桌,他便双眉紧锁、表情专注,下棋速度之快似乎完全不假思索。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卡尔森居然一次能够心算20步棋,运算速度简直比电脑还快。不过更令人惊讶的是,卡尔森甚至还能清楚地记得6年前比赛的每一步棋!在卡尔森现任教练、前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看来,卡尔森拥有超人的象棋“方位感”,是百年难遇的天才棋手,前途不可限量。
另外看一下其训练和记忆力:
卡尔森从5岁起学习国际象棋。他通过做数学题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能力。
卡尔森记忆惊人。好的记忆力对于下好国际象棋有很大帮助。据阿格德斯泰因介绍,5岁的卡尔森已能够熟记世界各国的面积、人口、国旗和首都。阿格德斯泰因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次,电视台记者到他家中采访,他从书架上500多本国际象棋书中随意取了一本,摆出一盘对局给卡尔森看,卡尔森当即就告诉记者,这是克拉姆尼克和艾尔威斯特的对局,并补充说,这是1996年两人在维也纳下的。
有人觉得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用心记住一些重要的对局或局面,对于一名经过正规训练的棋手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学习国际象棋的重要功课之一就是摆棋。一步步地分析经典对局,可以学习兵型结构、战术、开局、残局等国际象棋组合元素。就此,阿格斯泰因说:“在挪威,我们相信,做什么事情要想达到世界水平,就必须在这个事情上花一万小时(一万小时定律)。”
因此棋类是纯个人的展示,任何一个地方出一个天才,都是可能的,与人种无关。
第七位女子世界冠军——谢军
1991年的马尼拉的被称为“世纪之战”的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上,中国21岁的谢军以8.5比6.5战胜齐布尔达尼泽而获得国际象棋历史上的第七位女子世界冠军。打破了西方对国际象棋“后冠“的垄断,成为中国和亚非拉第一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1993年谢军接受另一格鲁吉亚女杰约谢里阿妮的挑战,以大比分卫冕。
1996年失冕于匈牙利的苏珊.波尔加。
随后努力搏杀,再次进军到世界冠军的争夺之中,在波尔加不应战的情况下,战胜艾丽莎.加利亚莫娃夺回了失去的后冠。
而后国际棋联对国际象棋女子世界锦标赛进行了大手术,把对抗赛改成了延续到现在的淘汰制。淘汰制的女子世锦赛由64名女棋手从第一轮开始下,没有种子轮空的规定。显然淘汰制的世锦赛与世界上的其他流行的体育项目所采用的奥林匹克赛制更接近。谢军不负众望再次加冕成功,从最后一届传统冠军转型成为新赛制的首届冠军。被誉为“国际象棋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棋手之一”。
第十三位世界冠军——侯逸凡
2010年女子国际象棋世界锦标赛在土耳其落幕。中国16岁的“天才少女”侯逸凡经过加赛快棋战胜23岁的队友阮露斐,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棋后。
来自江苏兴化的侯逸凡也是中国的第四位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此前谢军、诸宸和许昱华都曾获此殊荣。
这也是继2000年谢军、秦侃滢包揽世锦赛冠亚军之后,中国棋手再次将世锦赛金、银牌同时收入囊中。中国棋手在本届比赛中表现出色,有四人进入八强,三人晋级半决赛。
侯逸凡是中国国际象棋协会近年来大力培养的新秀。在本届世锦赛半决赛中,侯逸凡淘汰了印度名将科内鲁。在与阮露斐的决赛中,侯逸凡在慢棋2:1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顽强地扳平,双方进入快棋加赛决出胜负。
在24日晚进行的4盘25分钟加10秒的快棋加赛中,侯逸凡两胜两和,从而以5:3的总比分(快棋3:1)笑到最后,同时终结了阮露斐在本届世锦赛上连续5轮加赛快棋不败的惊人记录。
毕业于清华大学、正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阮露斐也取得了个人的历史最佳战绩。她是本届世锦赛的“加赛之王”,前五轮全部通过加赛快棋闯关晋级,包括淘汰了卫冕冠军、俄罗斯美女棋后科斯坚纽克。
北京时间11月25日凌晨,从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传来喜讯。中国棋手侯逸凡在这里进行的2011年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对抗赛第八轮比赛中,执黑后走经过29回合战平挑战者印度棋手科内鲁。从而以5.5分比2.5分的绝对优势提前两轮卫冕成功。侯逸凡也成为继谢军之后,第二位蝉联世界棋后称号的中国棋手。
大多数中国人的优点有一个:就是勤劳。
这个其实在东亚地区都是如此,韩国、日本、香港、台湾也都是如此,这点其实非常重要。
看看西方国家,总体而言,美国人其实比欧洲人勤劳(德国人例外),因此伟大的企业大多集中在美国。
由于教育、体制、知识的历史积累等原因,东方暂时落后。
但旅美中国人平均而言比较强的原因恐怕是因为勤劳,智力方面各个人种并无太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