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前几日发表的日本棋手的文章。围棋的劫争和象棋的棋例,表现形式和处理结果有所区别,但它们的本质,实有共通之处。其中原理肯定可供借鉴。值此人工智能方兴未艾的时期,围棋人机大战火热的时期,象棋亦有必要跟紧时代潮流,不断思考和学习。日本人的文章比较严谨,现转如下:
2016-11-22 18:42:30
日本棋手大桥拓文六段(精通电脑围棋,热衷于研究骗招骗AI,曾任Zen的开发顾问)近日发推文针对围棋AI和劫的问题作出了些解释,原文翻译如下:
1.都说围棋AI劫争弱,其实一半事实一半误解。现状是AI已经能相当正确地应对劫争了。AI是冲着取胜(而不是目数)去的,如果判断转换后能取胜,它会爽快地消劫。AI的强项是全局判断,擅长转换。
2.另一方面,如果形势接近,劫材也相当的情况下又如何呢?
根据AI的棋风会有不同。
首先AI是否真的理解劫和劫材就很值得怀疑。比如有个叫AyaZ的AI相当强,但是它有时会连续走掉三个劫材。AI并不懂走一个劫材后马上把劫提回来,不过Zen从以前开始就在接触战和劫方面下了狠功,到了DeepZenGo应该可以相当正确地打劫了。
3.当然,事实上AI也好人类也好,对他们来说劫都是很难的。AI因为擅长转换,所以只要开了劫,它能较为正确地解决。问题是变化中暗藏劫的情况。
李世石和阿法狗的第3、4局也是好例子。第3局下方的净杀走成了劫,但是稳守优势取胜。而第4局白78挖之后,有的死活变化里暗藏了劫争,导致它的误算。
4.也就是说,重点在于让AI嗅到劫的气息而实际并没有开劫。让劫的变化数量在搜索树的末端爆发,AI的判断精度就会降低。但是!要强调一下这不是针对AI的骗招。
为什么呢?首先,在形势接近的前提下制造出直接影响胜负的劫,是很难的。如果AI算清放弃劫争也能赢的话,它根本不会理你的劫。造这个局需要相当的战略手腕。
说是对AI挑起劫争,但因为前提是形势接近,就算被对手回避劫争,也不是说自己就输了,所以这个战术在对人对局时也是有用的。在一些可选的战术中,如果是对AI,劫争会让机会稍微多些,仅此而已。
同时Zen的开发者加藤英树也回推对比问题做了补充,翻译如下:
有劫的话,普通情况下的1手棋变成3手(要加上劫材和应劫的2手),会产生迫使AI的搜索深度变浅的效果。而且,当双方都有很多劫材的时候,AI由于只能看到搜索树中的选点,有时候会对劫争的最终结论作出误判。当然造这个局是超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