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起马局”
这原是已故甘肃名手彭述圣惯用的局面(开局),现在已经颇为流行了。1956年在北京举行第一次全国比赛时,笔者(贾题韬本人)和彭老共同参加裁判工作,话次间曾谈过他所喜欢这一布局的理由,他认为:“起马局”和“仙人指路”都含有试探对方企图的意味,但后者易于受到对方立即平炮射兵的迫击,有失掉先手的顾虑;前者先跳马,取得进三兵或七兵的选择权,比较灵活多变。我认为他这一段话,确系对起马局很好和说明。
论“平炮兑车”布局
这个局面总的情况是:双方各向对方的右翼施加压力展开攻势,优劣胜负取决于这个各自左右相错的压力和攻势的比差大小和进度快慢。技巧的重点在于对各自左翼担任进攻任务的马、炮、兵的配合行动次序先后,更重要的是各自的“七兵”或保留、或拼兑、或抢渡,以至抢渡后又放弃作交换等等能有确切掌握,变化虽多也就纲举目张了。
它的总规律是:双方的攻击点都在对方的右翼,并且都以对方的马为作为施加压力,集中攻击的对象。也许战况转移到中线或各自的左翼,但都是攻击右翼为基点。
论布局“歧路”
应当知道,象棋最难处即在于歧路上掌握方向。所谓懂得布局、善于布局,就看有无针对双方的制约关系掌握方向的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棋手,临局犯错误大多数是在通盘大意处迷失了方向,对布局中的先后次序出现了误差,而技术上的漏失往往是偶然的。所以尽管布局阶段就着法的度数来说不出十多个回合,但由于选择较自由,歧路较多,要能在所有岔路口上准确地掌握方向,严格来讲,需要一眼能看几十着乃至百步的工力才比较有把握。知道此种甘苦的人,会承认我们绝非夸大其辞。
论“顺炮横车对直车”
顺手炮局中,直车应付(先手方的)横车,相机变当头炮为夹炮屏风是临局惯用的手段,但须知有主动整形和被迫整形之分。
……局形的构成,绝不能仅仅限于己方子力在形式上的配合,而要从敌我双方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去看,制约关系才是内在的关联,亦即局形的真正环节所在。
可以归结斗顺炮的几个要点:
1、以直车应付横车,巡河车的布置,于攻于守,均极关重要。
2、无论防守或进攻,双马正出都比单提马式有力。
3、在相互双马正出的布置中,巡河炮成为系铃解铃的重要手段。
4、夹炮屏风马系顺炮移步换形时易于出现的局面,但有主动整形与被迫整形之分。
5、在一方因换形而撤离当头炮时,另一方应注意挺进中兵、连环夹马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