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届象甲联赛,即将曲终人散。明年象甲如何继往开来,应该早日提到议事日程。
2003“千年银荔杯”全国象甲联赛,共有14支棋队参赛。经过13轮单循环主客场激战,四川七曲山队、云南红酒业队、上海浦东花木广洋队、火车头队等4支棋队被淘汰出局。
2004“将军杯”全国象甲联赛,共有12支棋队参赛。经过22轮双循环主客场比赛,煤矿开滦队、甘肃移动通信队双双降级。因吉林象棋队宣布退出,煤矿开滦队幸运地获得递补机会。
2005“启新高尔夫杯”全国象甲联赛,在战罢18轮之后已近尾声。升班马四川棋院队、湖南贵生坊队将难逃携手降级的命运。
据悉,明年无论有多少支棋队宣布退出,都决不象去年那样让煤矿开滦队幸运地递补吉林象棋队了,也不会象去年那样挽留沈阳金龙痰咳净队了。
如果既不递补、也不挽留,那么今年象甲就只有10支棋队参赛了。号称拥有2亿棋迷的中国象棋,为什么象甲之路会越走越窄?
作为需要扶持的项目,象甲棋队是否应该降级值得商榷。即使象甲敞开大门,首届象甲也只有14支棋队报名参赛。为什么不能想方设法,将象甲参赛队倍增至22支至28支棋队呢?
象甲规模这么小,影响力当然大不了。象棋比赛成本那么少,为什么象甲不能搞成全国参赛棋队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象美国NBA那样运作的火爆联赛呢?
其实象甲是完全可以做大的,关键的问题是想不想做大,有没有做大象甲的勇气和魄力。
中国足球需要庞大的投入,目前都有28支球队在进行主、客场制的中超和中甲联赛。中国象棋目前只有12支棋队在进行主、客场制的象甲联赛,就数量而言确实少得可怜。
明年象甲参赛棋队,应该扩军到18-20支棋队。除了广东、黑龙江、上海、湖北、河北、江苏、北京、浙江、沈阳、开滦、重庆、福建等12支已基本上成功保级和升级的棋队外,也应该欢迎四川、湖南、吉林、甘肃、深圳、云南、广西、山东等棋队组队参赛。
同时还应该欢迎香港、澳门组队参赛。如果越南等周边国家象棋队有兴趣的话,也应该欢迎越南等国组队参赛。只要象甲联赛广开门路,象甲之路就完全可以越走越宽广。(广东王老吉象棋队梁利衡)
象广州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完全可以赞助越南等国家队参加象甲联赛!
积极引进外国棋队参加比赛可以刺激国人的爱国情绪高涨?
引时外国棋队参赛很重要吗?问题是人家水平还不能~~~
我来挑个关于 NBA 的刺,hehe,NBA 在美国虽然比中国象棋在中国火爆多了,但其实地位和其实中国象棋有点相似,和其他体育项目相比,关心的人不多的(没有多少球迷),比赛转播是不行的,新闻是很少的。美国人喜欢的是冰棒橄榄三大联赛,八九十年代曾经因为牛人辈出凑数成了第四联赛,现在又走下坡路了。而原因嘛,对抗剧烈度比三大差多了(倒有点像埋怨象棋和棋太多一样)。
所以 NBA 有什么可以让象棋学习的经验教训的话,那就是比赛的精彩程度--看看 NBA 八九十年代和其他时间相比就知道了。还有就是要让棋手多和棋迷和潜在的棋迷交流,不只是下棋,到学校哄哄孩子啊,去超市签名售书啊,到什么地方参加义务劳动啊,去养老院陪老人聊天啊……别笑,这些都是 NBA 球员要干的。干的事多了,谈论的人就会多,自然就热闹了。其他就好办了。
还有就是要让棋手多和棋迷和潜在的棋迷交流,不只是下棋,到学校哄哄孩子啊,去超市签名售书啊,到什么地方参加义务劳动啊,去养老院陪老人聊天啊……别笑,这些都是 NBA 球员要干的。干的事多了,谈论的人就会多,自然就热闹了。其他就好办了。
有道理。如果棋手能与棋迷多交流(哪怕是网上的),对营造象棋氛围有推动作用。
而且棋手多到基层,容易培养和市民、棋迷的感情,让大家真正把棋队当成一家人而支持棋队,仅仅因为是家乡的棋队而关心和因为“许银川昨天和俺家小子下了盘指导棋”或者是“吕钦上周末来我们街道和我们一起打扫卫生”等等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提案很好,“照办”!
可惜棋牌中心当做“棋迷”在“唱歌”!